投資必修課 – 什麼是系統性風險?

投資必修課 – 什麼是系統性風險?

文章內容

在投資時,你一定會聽到別人說要「投資風險」這個詞,但到底什麼是風險呢? 相信每個人對風險的理解都不同,有些人認為風險是虧損的機率,或虧損的大小,又或者是波動程度。

簡單來說,風險是指投資發生虧損的可能性及傷害程度。

風險是可以透過一些方式降低的(像是分散投資等等),而在投資相關理論中,可以把風險進一步拆解,分為 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非系統風險(Unsystematic Risk)這兩種,今天想透過這篇文章將系統分險和非系統風險到底是什麼整理給大家做理解。

風險

大家肯定都聽過「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損益自負」,但到底什麼是風險呢?

「 風險 」是指事件發生與否的不確定性。

當我們的 投資 成果變化很大時,代表投資的報酬變動範圍可能很廣,或者可以說報酬的波動很大。因此在投資上,當投資組合的波動程度越大,不確定性就越高,「風險」也就越高。這樣的投資組合或許能獲得很高的報酬,但也可能讓你損失慘重。

投資的總風險 = 系統性風險(Systematic Risk) + 非系統性風險(Unsystematic Risk)

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Systematic risk),也稱為不可風散風險(undiversifiable risk),系統性風險其實很好理解,你可以想成「整個系統」都出問題了,也就是會影響整個投資市場,而非只影響單一公司或產業。只要遇到系統性風險,這時的整體投資市場都會面臨下跌,投資者買什麼幾乎都會賠錢,只是賠的多或賠的少。

像是 2008年的次級房貸問題導致金融海嘯,就是著名的系統性風險例子,當時絕大多數股票都呈現下跌,只有跌多或跌少的差異,無論你集中、分散持股,都無法降低這類風險帶來的影響。而2020發生的疫情也算是在系統性風險裡面。

有哪些系統性風險:

  • 天災(海嘯、地震)
  • 戰爭(烏俄戰爭)
  • 疾病(2020年的COVID-19疫情)
  • 金融政策 (聯準會升息)
  • 關稅政策(中美貿易戰)
  • 通貨膨脹(美國CPI達8%)
  • 能源危機(石油、天然氣)
  • 總統大選(美國的總統大選)

非系統性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Nonsystematic Risk),又稱可分散風險(diversifiable risk)或個別風險(unique risk),雖然名字多,但意思都是一樣的。

指的是此事件只影響單一公司或行業,比如說因為科技進步,某產業被淘汰如DVD租借。或是公司內部出現問題,比如高層內鬥、貪汙、跑路,或公司產品不良等相關問題,就被稱為非系統性問題。

  • 該產業面臨需求下降的問題,如航運、鋼鐵、面板等產業
  • 公司營業收入減少
  • 公司管理層出現問題
  • 業外投資出現問題,比如買到俄羅斯股票
  • 該產業沒落需要轉型

如何降低風險的影響?

分散投資

想要降低風險可以透過分散投資,這裡的分散投資不是說股票多買幾檔不同類股,而是投資多元化。

將資金投資到不同類型的資產類別上,達成期望的風險與報酬。

同時投資股票、債券、房地產、外匯、貴金屬等各種不同總類的投資,可以盡量找負相關的投資組合達成消除系統性風險的組合(常見的有股債配置、全天候資產組合等),配置不同資金比例。

當某一個資產面臨系統性風險發生大跌時,由於這大跌與另一個資產並不一定絕對有相關性,
因此對整體帳戶的傷害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分散「擇時」風險:分期投入

我們也可以透過分期投入的方式,降低資金受到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所影響的程度。

把資金分成幾筆,在不同時點分別投入。

降低挑錯時機進出場,買在高點,賣在低點的情形發生的機率。

比起一次將資金集中在一個價格投入,把資金分成好幾筆,再陸續投入,可以有效平均投入的成本,也不會在走勢太過震盪時,整體資產的變化幅度太大。

風險分散雖然是一個很基本的投資原則,但總是會有投資人在行情大好或者「飆股」出現時,一時衝動違背了這個原則,將大筆資金一次投入在單一資產上。

著名的擦鞋童理論說:「當你發現連擦鞋童都在討論股票時,就是該小心的時候了」

當你發現市場一頭熱時,記得還是得控管自己的投資風險喔!

衡量風險的指標

夏普率 - 衡量總風險

夏普率(Sharpe Ratio)是衡量一個投資組合「在承受1%的風險下,能得到多少報酬?

若 夏普率 0.5,代表承受1%的波動風險下,長期可以創造0.5%的報酬率。也就是想得到5%的報酬,可以預期過程有10%的上下波動。

夏普率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衡量策略的好壞,因為它同時考慮了報酬與風險。常被用在共同基金成效、避險基金績效、投資策略成果衡量、資產配置等等投資策略的成效衡量上,是用來同時衡量報酬與總風險的指標。

Beta值(β) - 衡量系統性風險

Beta值(ß、貝他值)用來衡量系統性風險、大盤連動性,也就是指數的波動幅度

Beta值越大、指數的波動性越大,和運用槓桿的結果會類似,反之越小則代表波動越小

Beta的公式:Beta = Corr(Ri,Rm).si / sm

Corr(Ri,Rm)代表商品報酬率與大盤報酬率的相關係數,si是商品報酬率標準差,sm是大盤報酬率標準差

Beta值等於1的投資商品,與大盤完全同漲同跌。Beta值大於1的投資商品,大盤好時表現更好,大盤壞時更壞。Beta值小於1的投資商品,大盤好時表現差於大盤,大盤壞時表現優於大盤。因此,如果預期未來大盤將上漲,可以把投資組合調整成Beta大於1的「進攻組合」,讓投資報酬率比大盤更多。

可以於衡量股票、投資組合相對於整個市場的波動性,是評估系統性風險的工具。

Alpha值(α) - 衝量非系統性風險

Alpha (α)代表總風險扣除掉系統性風險的超額報酬,也就是非系統性風險、投資組合的實際報酬率。

Alpha值通常越高越好,代表你在系統性風險以外額外創造的報酬。

例如大盤及其他人都跌10%時你只跌8%,大盤及其他人漲10%,你卻漲12%。

如果是被動式的分散投資、承擔系統風險、沒有超額報酬,那麼Alpha就是零。

注意與提醒

了解自己的投資中,多少風險來自系統性風險、多少來自非系統性風險?

若你是主動選股或交易外匯等等,那麼你其實同時承擔了系統風險與非系統風險。
如果你是被動投資者,那麼你最主要是承擔系統性風險。

多了解在自己的投資中有哪些是來自系統性風險,哪些來自非系統性風險,可以幫助你對未來保有有正確的期待,而不是低估或高估風險。

了解近期的市場波動,是系統性風險造成,還是非系統性風險造成?

若遇到虧損,需要了解是自己選股不佳,交易邏輯錯誤還是整個市場都在跌?

並不是所有虧損一定都自己的問題,區分出風險來源,就能隨時做調整

分享這篇實用的文章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獲取更多被動收入資料

Subscribe to receive our latest updates in your inbox!

Follow me on social
Tags: No tags

Add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