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的影響?

Table of Contents

自從美國聯準會(Fed)2015年底正式啟動升息循環以來,

全球市場都關注最新的利率政策動向。

你是否常看到新聞在報導著:「美國聯準會(Fed)討論決議要升息還是降息。」當看到這個新聞時,你知道美國聯準會的決定到底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嗎?甚至是為什麼大家都要這麼地關注「央行的利率決策」呢?

2008年全球經融海嘯

美國是全球重要市場之一,自2008年經融危機以來,為了刺激經濟發展、降低失業率,鼓勵廠商來借錢,採貨幣寬鬆政策,讓利率低一點,所以美國升息,反映出美國經濟復甦,景氣成長。

2015年開始,美國聯準會持續進行升息,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美國景氣終於成長到可以樂觀升息的時期。截至2018年6月,聯準會已經將美元基準利率從原先逼近零利率,拉抬到1.75%-2%區間,顯示美國的通貨膨脹和就業市場已經明顯改善,因為「通貨膨脹」和「就業市場」是聯準會最關注的兩項經濟指標。

美國聯準會

聯準會 Fed(Federal Reserve System)又稱為:聯邦準備理事會、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

Fed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裡面組織最高層為理事會,負責決定央行政策,旗下還有美國12家主要城巿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3000多家儲備銀行的會員銀行。

Fed(聯準會)最主要的職責,是穩定國家貨幣政策、讓金融交易順暢、穩定國內交易市場。美元是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貨幣,美元的升值貶值、升息降息都會影響到全球經濟及股市,因此Fed必須要維持美國經濟穩定、避免匯率過於波動。

什麼是「升息」?

美國聯準會是美國的中央銀行,而「升息」和「降息」則是美國聯準會主要的利率政策工具,這裡所調整的「息」指的是「基準利率」,也就是中央銀行對各個銀行存放款的利率。

美元的升降息,由聯準會定期召開的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2名委員來決策,根據美國實體經濟狀況,做出符合美國經濟發展的貨幣政策。例如:在美國景氣成長樂觀時,適時採取升息措施,可以適當抑制資產泡沫化與景氣過熱。

一般民眾和銀行往來時的利率,則是「基準利率」再加上「個別銀行的利率」

升息的作用?

透過提高利率的操作,使得市場的利率增加

市場的利率增加會減少貨幣的供應,引導資金返回金融體系

從而達到抑制消費,降低通貨膨脹之目的

升息影響

1. 經濟景氣

簡單來說,「升息」代表在銀行存款的利息會提高,同時向銀行借貸的利率也會變高

因此,升息會影響到個人與企業的儲蓄、借貸與理財投資的計畫。各國央行會做出「升息」的決策,通常表示對於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並預期可能出現通貨膨脹。為了調節市場,避免經濟過熱,適度降低民眾的投資跟消費,讓民眾將錢留存在銀行。而對於跟銀行有貸款的人來說,因為貸款利率提高,就必須開始考慮提早還款

利率變高,銀行為了回本,就會對公司企業、一般民眾調高利息,讓公司企業、一般民眾貸款困難,降低經濟成長

利率下降,銀行為了讓大家容易借錢,會收取較便宜的利息,就能刺激經濟成長

2. 貨幣升貶值

「升息」同樣也是貨幣走強的訊號,由於美元是目前國際間流通最廣泛的貨幣,美元匯率會影響全球各種經濟活動的損益。升息後,全球資金往往會被吸往美元資產移動,形成美元升值,也就是:美元將會走強,其他非美貨幣會相對弱勢。

對出口貿易導向的台灣來說,在新台幣相對貶值的情況下,對美出口成本大幅降低,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將較具競爭力。

圖來自 FED 

升息有投資機會?

對於不同產業來說,升息的影響有正面或負面。以過去經驗來看,有些對於利率敏感度高的類股,例如:房地產類股(Real Estate),還有公共事業(Utility)、消費類股(Consumer Staples)、電信業(Telecom),也就是俗稱的鐵鏽股(RUST),他們在美元升息循環趨勢下,表現較有可能受到壓抑。

但是對於銀行業來說,升息反而有利,銀行業者放出去的貸款利息收益可望增加,所以升息對於銀行類股是正面效益,有利於股價表現。

也就是說,和景氣循環相關的產業,包含科技類股和原物料產業,表現會相對較佳。

在不同景氣循環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機會。投資人應以長期投資的思維來進行理財規劃,不需要每次一聽到聯準會的升息決策、或看到市場出現短期的波動,就急著調整投資部位。此時,反而應該靜下心來,重新檢視個人投資組合,了解手上的配置是否符合升息環境下景氣擴張的趨勢,再進行適當的調整。或者,進一步尋求專業的理財諮詢建議,為投資組合找出最合適的資產配置。

分享這篇實用的文章

Ms Amanda-持續為自己及他人讓生活與工作達到平衡

Ms Amanda的理財投資部落格 :https://msamanda0to1.com/
Ms Amanda 的時尚旅遊部落格:https://msamandaisme.com/
Ms Amanda E-mail : msamandaisme@gmail.com
掃描 QR code 或 點擊網址  https://lin.ee/rtaMvJf 就可以與我聯繫,詢問問題
Facebook
Telegram
LinkedIn
Tags: No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